全国服务热线

17752418005

搜索

行业资讯和新闻数据

立即咨询 >
ODI境外投资备案尽职调查报告问题清单

日期: 2025-11-13 13:51:26

本清单围绕ODI备案境外直接投资核心要求,从目标主体调查、东道国环境评估、中方投资者自查、交易结构合规性及风险防控等维度设计,旨在全面覆盖尽职调查关键节点,为备案材料准备及投资决策提供依据。

ODI境外投资备案

一、目标公司/项目核心信息调查

(一)法律主体与股权结构

- 目标公司是否完成合法注册,注册文件(如公司章程、营业执照)是否完整、有效且在有效期内?

- 股权结构是否清晰,各股东持股比例、出资方式及实缴情况如何,是否存在代持、信托等隐性持股安排?

- 股权是否存在质押、冻结、查封等权利瑕疵,或涉及股权纠纷、继承争议等未决事项?

- 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健全,股东会、董事会、监事会的权责划分及决策机制是否明确?

- 实际控制人是否明确,其背景、信用状况及对公司的控制力如何?

(二)业务与资质合规性

- 核心业务范围是否明确,是否符合东道国产业政策,是否属于当地限制或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?

- 开展业务所需的行业特许经营许可证、环保许可、安全生产许可等是否齐全且有效?

- 是否存在超越资质范围经营的情况,近3年是否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或合规警示?

- 业务合作协议(如与核心客户、供应商的合同)是否合法有效,是否存在重大违约风险?

- 核心业务的技术壁垒、市场竞争力如何,是否存在依赖单一客户或供应商的风险?

- 业务开展过程中是否遵守当地劳动法规,员工劳动合同签订、社保缴纳等是否合规?

(三)财务状况与资产情况

- 近3年财务报表(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、现金流量表)是否经第三方审计,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如何?

- 资产总额、负债总额及结构(如短期负债、长期负债)是否清晰,是否存在大额逾期债务或隐性负债?

- 核心资产(如土地使用权、房产、设备、知识产权)的权属是否明确,是否存在抵押、查封等权利限制?

- 盈利能力是否稳定,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增长率及毛利率水平是否符合行业均值,盈利来源是否可持续?

- 现金流状况是否健康,经营活动现金流是否能够覆盖日常运营及债务偿还需求?

- 是否存在关联交易,关联交易的定价是否公允,是否存在转移利润或利益输送的情况?

(四)知识产权与技术风险

- 核心技术对应的知识产权(专利、商标、著作权等)是否已在东道国及相关市场完成注册,权属是否清晰?

-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、维持状态如何,是否存在到期未续展或被宣告无效的风险?

- 是否存在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纠纷,或第三方侵犯目标公司知识产权的情况?

- 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是否稳定,技术成果是否存在职务发明归属争议?

- 技术更新迭代能力如何,是否能适应行业发展趋势,避免技术落后风险?

(五)法律纠纷与或有负债

- 近3年是否涉及重大诉讼、仲裁案件(如合同纠纷、劳动仲裁、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等),案件进展及可能的判决结果如何?

- 是否存在未披露的担保、承诺等或有负债事项,可能对公司财务造成何种影响?

- 是否存在违反东道国法律法规的行为,面临行政罚款、业务限制等风险?

二、东道国环境评估

(一)政治与法律环境

- 东道国政治局势是否稳定,是否存在政权更迭、政策频繁变动等风险?

- 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如何,是否存在贸易壁垒、投资限制等政治因素影响?

- 东道国外资投资相关法律(如投资法、公司法、外汇管理法)是否健全,对外资准入、股权比例、利润汇回等有何具体规定?

- 当地司法体系是否独立,合同履约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保障力度如何?

- 是否加入多边投资担保机构(MIGA)等国际组织,可提供何种投资风险保障?

(二)经济与金融环境

- 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、GDP增长率、通货膨胀率等核心经济指标如何,经济走势是否稳定?

- 外汇管制政策是否严格,外资企业利润汇回、资本金跨境流动是否存在限制,流程是否繁琐?

- 当地货币汇率波动情况如何,是否存在大幅贬值风险,可采取何种汇率避险措施?

- 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如何,融资渠道是否畅通,融资成本处于何种水平?

- 税收政策(如企业所得税、增值税、预提税)是否明确,是否与中国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?

(三)社会与产业环境

- 东道国社会稳定性如何,是否存在民族矛盾、宗教冲突、罢工等社会风险?

- 劳动力市场情况如何,劳动力成本、技能水平是否符合项目需求,劳动法规是否严格?

- 基础设施(如交通、电力、通讯、物流)是否完善,能否支撑项目正常运营?

- 目标行业在东道国的发展前景如何,是否属于当地重点扶持产业,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如何?

- 环保政策是否严格,项目运营是否需要满足特殊环保标准,环保投入成本预估多少?

三、中方投资者自身情况自查

(一)主体资格与合规性

- 中方投资者是否为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,营业执照、公司章程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?

- 是否属于国家限制或禁止对外投资的主体(如失信企业、资金来源不明企业)?

- 近3年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,是否受到过商务、外汇、税务等部门的行政处罚?

- 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健全,对外投资决策程序是否符合公司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规定?

(二)资金实力与来源合规性

- 投资资金总额及资金来源是否明确,是否为自有资金或合法募集资金,能否提供资金证明文件?

- 资金来源是否符合国家外汇管理规定,是否存在挪用信贷资金、非法集资等违规情形?

- 资金支付计划是否合理,能否保障项目各阶段的资金需求,是否考虑汇率变动等因素?

- 自身财务状况是否良好,净资产、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是否符合对外投资要求,是否具备风险承担能力?

(三)投资能力与经验

- 是否具备与目标项目相匹配的行业运营经验、技术能力或管理团队?

- 是否有过境外投资或跨国经营经历,过往项目的运营情况及投资回报如何?

- 是否已组建专门的境外项目管理团队,团队成员是否具备外语能力、当地法律财务知识?

- 对东道国市场的了解程度如何,是否已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及风险评估?

四、交易结构与备案合规性

(一)交易结构设计

- 本次投资的交易模式(如股权收购、新设公司、增资扩股)是否明确,选择该模式的依据是什么?

- 投资比例如何确定,是否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(控股、参股或协议控制),控制权安排是否合法合规?

- 是否通过特殊目的公司(SPV)进行投资,SPV的注册地、股权结构及合规性如何?

- 交易对价的确定依据是什么,是否经过资产评估或第三方估值,定价是否公允合理?

- 交易支付方式(如一次性支付、分期支付、股权置换)及支付节点如何约定,是否存在支付风险?

(二)ODI备案合规性

- 本次投资是否属于ODI备案范围,是否需要办理商务部门的《企业境外投资证书》及外汇管理部门的登记?

- 备案材料(如境外投资备案表、尽职调查报告、投资协议、财务报表等)是否齐全、真实、合规?

- 投资项目是否属于国家鼓励、限制或禁止的境外投资领域,是否符合“负面清单”管理要求?

- 是否涉及敏感国家/地区或敏感行业投资,是否需要履行额外的审批程序?

- 交易完成后,是否会按照规定及时向备案部门报送项目进展及后续运营情况?

五、风险防控与后续规划

(一)主要风险识别与应对

- 政治风险(如政策变动、国有化)、法律风险(如合规处罚、合同纠纷)的具体表现及应对措施是什么?

- 财务风险(如汇率波动、资金链断裂、隐性负债)的防控方案如何设计?

- 运营风险(如管理团队不稳定、市场开拓困难、供应链中断)的应对机制是什么?

- 是否已购买境外投资保险(如中信保保单),保险范围是否覆盖主要风险?

(二)投后管理规划

- 投后管理模式如何确定,中方是否参与目标公司的日常运营、财务管控及重大决策?

- 是否建立完善的投后监控机制,定期收集财务报表、运营数据及风险信息?

- 对目标公司的整合计划(如技术整合、市场整合、管理整合)是什么,整合周期及成本预估如何?

- 退出机制是否明确,如股权转让、IPO、管理层回购等,退出条件及时间规划是什么?

(三)合规与社会责任

- 是否制定境外项目合规管理制度,确保符合中国及东道国的法律法规要求?

- 是否考虑履行企业社会责任,如当地就业、环境保护、公益捐赠等,以提升项目认可度?

- 是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应对自然灾害、政治动荡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?

(四)知识产权与技术风险

- 核心技术对应的知识产权(专利、商标、著作权等)是否已在东道国及相关市场完成注册,权属是否清晰?

-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、维持状态如何,是否存在到期未续展或被宣告无效的风险?

- 是否存在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纠纷,或第三方侵犯目标公司知识产权的情况?

- 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是否稳定,技术成果是否存在职务发明归属争议?

- 技术更新迭代能力如何,是否能适应行业发展趋势,避免技术落后风险?

- 核心业务范围是否明确,是否符合东道国产业政策,是否属于当地限制或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?

- 开展业务所需的行业特许经营许可证、环保许可、安全生产许可等是否齐全且有效?

- 是否存在超越资质范围经营的情况,近3年是否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或合规警示?

- 业务合作协议(如与核心客户、供应商的合同)是否合法有效,是否存在重大违约风险?

- 核心业务的技术壁垒、市场竞争力如何,是否存在依赖单一客户或供应商的风险?

- 业务开展过程中是否遵守当地劳动法规,员工劳动合同签订、社保缴纳等是否合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