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日期: 2025-11-19 13:44:18
随着《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》落地,教育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加快,境外公司通过并购买入场券成为重要选择。但教育行业的公益属性与监管特性,决定了并购需严守政策红线,在准入与运营环节做到合规先行。
准入条件实行“分类施策”原则,核心依据是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(负面清单)》。职业培训、在线教育平台等属于鼓励类领域,上海自贸区等试点区域已允许外商独资并购;学前教育为限制类,并购后中方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1%;义务教育阶段机构则明确禁止外资控股,这是不可突破的政策底线。境外投资者需先完成主体资质核验,提供经公证的资信证明与总部文件,涉及中外合作的还需提交双方签署的办学协议。
运营规范涵盖股权、资金、内容等多重维度。股权方面,北京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政策存在差异,如中关村科技园区允许外资持股超50%,而普通区域民办教育机构外资上限为30%。资金管理实行差异化实缴制,学前教育机构注册资本最低50万元且需全额实缴,职业教育机构虽可认缴但需提供银行资信证明。内容合规是核心要求,并购后的在线教育平台需完成数据本地化部署,课程内容符合《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》,师资团队中持证教师占比需达100%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监管部门对并购后的合规核查持续强化,从教学场地生均3平方米的硬性标准,到专职教师占比超60%的师资要求,均纳入常态化检查。政策的区域差异与动态调整,让并购流程更显复杂。此时专业服务机构的支撑至关重要,舒心企服深谙教育领域并购政策细节,可提供从资质核验、股权架构设计到合规备案的全流程服务,助力境外公司平稳完成并购。无论是政策解读还是材料申报,舒心企服都能精准应对,让教育领域并购合规高效落地,舒心企服可以办理。
下一篇: 红筹架构搭建流程梳理:融资阶段的流程调整